人生在勤 不索何獲
心有所向 勞有所獲
五一勞動節,光榮屬于勞動者,幸福屬于勞動者。在陜建九建集團的各在建項目,依然堅守著一群“最光榮的人”,他們腳下有泥,眼里有光,心中有力量。讓我們一起,走進現場。

在河北國控總部基地項目上,來自西安藍田的54歲的任彥學正在澆筑混凝土,今年是他進入建筑行業的第二十個年頭,多年施工經驗的他干起各種工種都得心應手。
他常說人就要勞動起來,不然閑的難受。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們工作順利,生活美滿,讓他早日抱上孫子。

“起鉤!”“一檔起!”“慢落!”
她憑借一部對講機與塔吊司機清晰溝通,并逐一下達指令。王桂娥是河北國控總部基地項目上為數不多的女工人之一,49歲的她來自河北省南宮市。多年工作經驗已使她養成深刻的安全意識,她堅信安全無小事,盡管規則已爛熟于心,但每次工作前都堅持把注意事項在心里‘過一遍’。

34歲的寇山虎是榆林中科院項目的一名電工,他和哥哥寇飛虎來自咸陽,都是穿梭于九建一線的勞動者,為了追趕工期,今年春節以來他就再沒回過家。這個五一,作為勞動者的他,依然選擇堅守在現場,干好手上的活?!罢覀€媳婦,讓爸媽在家好好享清福?!笔强苌交⒌脑竿?。

周亮亮是榆林中科院項目的一名電工,在現場總能看到他四處奔波的身影,家在咸陽的他跟隨老鄉來到九建打拼。雖然肩負家庭的重擔,但他總是笑呵呵的。“在這里工作挺充實,咱也不求大富大貴,家里人都能過上好日子就行?!?/span>
上個月周亮亮也收獲了一件大喜事,成為了兒女雙全的“活神仙”。

在灃東國際智能科創園項目,有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瓦工,從17歲起便扎根建筑工地,從一名小工,成長為如今手法嫻熟,砌墻粉刷樣樣精通的勞動能手,他就是來自咸陽市興平縣的豆豐產。
在“五一”這個屬于全國勞動人民的節日里,他依然選擇帶著笑容投身工作,用自己的方式度過這個屬于他的節日。

棟號長史彥彪正在西安航天基地軍民融合創新園A區項目施工現場進行質量檢查,面對壓力與挑戰,史彥彪一直扎根現場,嚴格把控每一個施工環節,認真檢查每一項施工質量,做到精益求精,確保按工期目標優質完成施工任務。
在西部生命科學園建設項目現場,忙碌勞作的范樹林來自漢中,他是一名鋼筋工,從事建筑工作有十余年了,為了搶抓工期,范樹林和他的工友們都放棄了假期,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,確保施工進度。

來自寶雞陳倉的強列課,是榆林市運動員村項目的一名瓦工,今年55歲的他已經辛勞了30多年,藍色安全帽是他的標配,貼磚、砌墻、搬磚是他的日常。面對忙碌的工作,他總是埋頭實干,沒有任何怨言。他對生活有自己的態度:“踏實干活,大碗吃飯,過好每一天?!?/span>
走進榆林中科院項目,正在進行的是室外圍墻真石漆噴涂工作,拓生財和他侄子及兒媳婦正在做外墻柱的分隔縫,由于分割縫需要保證橫平豎直,他們便一絲不茍,堅持慢工出細活。
五一勞動節,雖然不能回子洲老家,但是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干活,拓師傅笑著說這樣的日子他挺滿足!
在榆林科創新城項目現場,人工地基檢測員孫衛富正在進行淺層平板載荷試驗,從最初做學徒工,到精通專業技能,他年復一年,扎根施工現場一線,從未出現過檢測數據誤差。
也許辛苦、也許勞累,但他用責任心和事業心收獲了勞動的成就感和幸福感。
勞動是辛勤者的勛章
是幸福生活的源泉
祝愿辛勤的九建人
勞動節快樂
|